• 首页
  • 粮食
  • 蔬菜
  • 果品
  • 水产
  • 酒水
  • 饮料
  • 茶叶
  • 畜禽
  • 食用油
  • 资讯
logo
  • 首页>
  • 资讯 >
  • 正文

为何总觉得镜头下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美

2023-05-25 10:08:07 来源:科技日报

刚刚去过的“五一”小长假,想必不少人都外出游玩了一番。旅游途中,免不了要拍照留念。可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查看照片时,可能会惊讶地发现,明明“颜值在线”的自己,在照片中却看着特别别扭,甚至有点丑。


(资料图)

那么,为什么我们眼中的自己和照片中会不一样?为什么我们平时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会比照片要好看很多?我们真实的颜值到底是怎样的?

人最陌生的反而是自己的脸

首先,从成像原理来看,由于镜子遵循光反射原理,所以在清晰度上最接近人眼中的成像。此外,因为人习惯了照镜子,所以几乎能下意识地调整自己与镜子间的角度和距离,从而使镜子中自己的影像达到最佳成像效果。

与照镜子不同,通常拍照难以实现如此精细的调整,尤其是拍合影。摄影技术自不必说,高手与小白的技术有天壤之别。除此之外,镜头、对焦系统、感光器、分辨率,甚至拍摄时的角度、光线等,都会影响拍摄质量。一个普通的单反相机,像素通常在2000万上下,而人眼的像素却高达数亿,致使成像的清晰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。这诸多因素加在一起,都使得照片更容易“失真”。

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,心理因素也易促使照片“失真”。

在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中,研究人员拍摄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一组女学生的照片,而后把照片进行镜像处理。上述女生看到这些经过后期处理的照片和原版照片后,都表示更喜欢镜像版的照片。不过,这些女生的好朋友看到这组照片后,却觉得真实版的照片更好看。
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?

日常生活中,我们每天早上刷牙时都会确认一遍自己的长相,“照镜子”是我们形成躯体自我认知的重要方式,因此我们最习惯看到镜子中的自己。殊不知,基于平面镜的成像原理,镜子中的影像其实是左右颠倒的,所以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,永远是那个左右脸对调后的自己。而拍摄出来的照片,以及他人眼中的你,则是没有经过左右脸对调的。

进一步说,因为我们在照片中看到的自我形象,与大脑内储存的、最习惯看到的自我形象,在图像上是左右颠倒的,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照片时,会不由自主地将脑中的自己与照片中的自己进行对比。这种差异会让我们内心产生一种失调感,这就是为何最初当我们看到自己照片时,多少会有点不舒服。而这种感觉身边人则不会有,因为照片中我们的影像与平时他们眼中是一致的。

反复“曝光”才能日久生情

人们之所以会偏爱镜中的自己,主要原因是日久生情。社会心理学的大量研究都表明,反复接触新异刺激(无论是无意义的音节、汉字、音乐片段,还是人的面孔),能够提高人们对它们的喜欢程度,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。

国外科研人员曾验证过该效应。实验中,受试者先被要求反复看10位随机挑选的女性照片,然后工作人员又给了他们10位女性的照片,把这20张照片放在一起,让受试者们就喜好程度进行打分。在此期间,研究者记录了受试者的面部肌肉和脑电反应。结果发现,受试者看先前10位女性照片时,其面部肌肉活跃度远高于看后10位女性的照片,研究人员因此判定受试者更偏爱先前更熟悉的10位女性的照片。该研究表明,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见过多次的面孔,而非不熟悉的面孔。这点不仅适用于陌生人的脸,也适用于我们自己的脸。

在进化的过程中,“熟悉”对于个体存亡至关重要,因为“不熟悉”往往预示着风险,所以当看到照片里那个左右颠倒、不太熟悉的自己时,我们都会有一点陌生感。不过,如果你经常拍照,经常看自己的照片,不断在大脑里对自己的照片进行“曝光”。那么,这种陌生感就会逐渐消失,你甚至会发现照片中自己的魅力所在。

比起“冻脸”人类更偏好“动脸”

有时候,我们可能会对别人说:“你真人看起来比照片还漂亮。”听者可能觉得这是恭维,不会当真,但其实这或许是真心话,因为人们更喜欢动态形象,而非静态形象。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冻脸效应。

美国加州大学科研人员进行的一项实验也证实了该效应。研究人员为受试者展示了20个单人视频(不同人)以及相应的视频截图,然后请受试者对视频和静态图片中同一人的好看程度进行打分。结果表明,相比静态的视频截图,受试者普遍认为视频中的人更好看。科学家推论,这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是通过三维动态信息对人脸进行识别的,而识别二维静态图片需要后天训练才能习得,所以人们更喜欢动态图像,会觉得真人比照片好看。(祝 杰 作者系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)

关键词:

    为您推荐

  • 为何总觉得镜头下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美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高速增长态势|每日快报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“AI换脸”诈骗,怎么防?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信息:憨厚的小熊大图片大全大图_憨厚的小熊故事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热点引导_做大做强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剑魂歌曲_绝望之塔96层剑魂怎么打|世界新视野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杭州肯德基有限公司杭州复兴分店_关于杭州肯德基有限公司杭州复兴分店概略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光波康复理疗仪有用吗(理疗仪有用吗) 每日讯息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全球观点:中信建投:VR/AR有望迎iPhone时刻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环球通讯!有效年利率(关于有效年利率介绍)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小米卢伟冰:不会像 Open AI 一样做通用大模型,造车业务进展顺利|环球时快讯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每日短讯:甘氨酰胺盐酸盐_关于甘氨酰胺盐酸盐介绍

    资讯2023-05-25
  • 总投资2亿元!一上市公司拟在郑州布局汽车零部件产能,产品覆盖奔驰、宝马等品牌

    资讯2023-05-24
  • 西山科技(688576.SH):IPO发行价格为135.80元/股 5月26日申购

    资讯2023-05-24
  • 厦门出台旅游市场价格行为合规指引

    资讯2023-05-24
  • 天天看点:宣威市宛水二小举办诵读比赛活动

    资讯2023-05-24
  • 早安德阳

    资讯2023-05-24
  • 每日简讯:切尔西近20年标王:卢卡库、恩佐连续过亿,阿扎尔3500万欧在列

    资讯2023-05-24
  • 农发行梓潼县支行“投贷联动” 助力打通农业灌溉“毛细血管” 世界最资讯

    资讯2023-05-24
  • 作为管理者,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加盟

    资讯2023-05-24

果品

  • 金百泽(301041)12月2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788.78万元
  • 使用PyTorch 2.0 加速Hugging Face和TIMM库的模型_世界新要闻
  • 福州哪里有免费核酸检测 环球观热点
  • 综述:中国市场机遇是企业不能错过的巨大商机——欧洲企业欢迎中国省市商务代表团访欧_世界热推荐
  • 广东省中医院核酸检测预约指南

蔬菜

  • 说好“一梯一户”却成了“两梯两户”,买方能否解除合同?
  •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
  •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
  •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,“建设性”很重要
  • 环球时报社评: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
  • 俄媒: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
  •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| 追赶的勇气
  •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“VA-2”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
  •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
  •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食品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