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粮食
  • 蔬菜
  • 果品
  • 水产
  • 酒水
  • 饮料
  • 茶叶
  • 畜禽
  • 食用油
  • 资讯
logo
  • 首页>
  • 资讯 >
  • 正文

陈欣:美国正试图用“印度”取代“中国”,中国不应帮助印度工业化-世界滚动

2023-06-29 01:13:57 来源:商业

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、网易财经、网易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3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于6月19日在上海举行,本届论坛的主题是《智造复苏 惟实励新》,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提供学术支持。以下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陈欣教授的精彩内容精编:

60S要点速读:

1、中国给美国带来挑战,美国肯定希望培养下一个替代中国的对手。目前来看,美国想要扶持的对象可能就是印度。中国现在应该出台系统性政策,遏制印度的工业化进程,防止美国在未来把印度培养成中国的竞争对手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2、应该鼓励富人买房,因为买房的实质是给国家交税,住房销售价格中平均三分之二是给政府的各种收入(税费和土地出让金),为什么限制这些高价值人群给国家做贡献?但是,同时要提供廉租房和保障房,把老百姓居住的问题解决。

3、个税起征点要因地制宜,根据当地GDP和收入确定起征点。三四线小县城按五千起征和上海、北京按五千起征的意义完全不一样。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,生活成本非常高,哪怕在上海一年赚二三十万,但考虑到上海生活成本、买房成本,其实根本不够用。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,国家在个税层面还是要有一些制度性的优化。

正文:

美国正试图用“印度”取代“中国”,中国不应帮助印度工业化

美国制造业回流,并不见得会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。更明显的是供应链从中国外迁,当然,外迁并不见得迁回美国。因为从美国目前状态来看,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制造业。美国可能适合发展一些高端的,附加值特别高的制造业。但整体而言,大规模发展制造业在美国效率很低。

就像特斯拉在上海开了超级工厂之后,产能才能上去。即使现在中美关系僵化,但特斯拉依然要在上海再建一个储能工厂,所以美国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国家。从美国角度来说,可能觉得要保证供应链安全,把美资能够影响的供应链从中国迁出去。

目前来看美国希望迁的国家,一个是印度,一个是墨西哥。墨西哥离美国近,相对比较容易控制。印度具有非常大的人口基数,生产要素相对便宜,再加上美国科技行业有大量印度高管,他们希望未来印度在供应链上取代中国,成为下一个潜在制造业大国。美国特别希望把消费电子产业链迁到印度去。比如,2022年1月,印度财政部对小米开出了5.6亿的天价税单。2023年4月,印度以违反《外汇管理法》为由,没收小米印度公司的555.127亿卢比(约48亿元)。最近,印度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,要在印度生产手机,需要让中国公司在建印度分公司,聘印度人做CEO、CFO,把管理权给印度人,他们目的就是向中国企业学会怎样制造手机,最终达到取代中国的目的。

站在这个角度,中国现在应该出台系统性政策,遏制印度的工业化进程,防止美国在未来把印度培养成中国竞争对手。

第一,不能帮助印度发展基建。

第二,不能帮助印度进行能源方面的建设。

第三,不能向印度出口工业化需要的关键设备。

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地方,它的宗教文化、政治制度、传统习俗等都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制造业,但印度也会变。而且,美国现在从战略上非常支持印度,所以我们要防止印度取代中国。因为美国在二战之后主导世界秩序,很多国家工业化都是美国主导的结果,中国工业化的背后美国的因素也很重要。

反过来说,中国给美国带来巨大挑战和激烈竞争,美国肯定希望培养下一个替代中国的对手。目前来看,美国想要扶持的对象可能就是印度。就像朝鲜战争之后美国扶持日本,日本发展起来之后开始挑战美国,美国又开始扶持韩国等。这些都是美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的变化。

不要鼓励工薪阶层买房了,因为买房的实质是给国家交税,应该让富人多买房

对于工薪阶层来说,就不要鼓励大家买房了。国家提供保障房,解决大家住房的底层需求就行,有很多来上海工作的人,刚开始根本买不起或工作一辈子都买不起上海的房,国家应该给这些人提供一些基本的保障,提供廉租房让大家住,解决基本住房问题。

另一方面,对于中国高收入、高净值人群,他们可能会有更强的住房消费需求,而且他们也确实有钱可以买房。问题是现在的限购和限贷政策都把他们的需求“锁”死了,买不了。这些政策尤其要放松,让高收入、高净值人群自由地买房。因为买房的实质是给国家交税,住房销售价格中平均三分之二是给政府的各种收入,即税费加上土地出让金大概占房价的三分之二。为什么限制这些高净值人群给国家做贡献呢?应该让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自由买房。

但是,同时需要把老百姓居住的问题解决,给他们提供廉租房和保障房。如果是一刀切,所有人都限购,会导致低收入人群买不起房,高收入人群不能买房。

从个人角度来说,买一套婚房并不是刚需,因为可以租,为什么一定要买呢?刚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,想拿一两千万在上海买一套婚房,不现实,除非家里条件特别好或本来就是本地有房的。靠工资收入的人不可能买得起,除非工资特别高,但正常年轻人很少有那么高的收入。从租金角度,租金绝对数目不低,但租售比是很低的。年轻人可以承受得起租一套品质比较好的婚房,为什么要现在让他们背负着这么大的负担买房呢?

年轻人在职业开端应该学习或发展自己才是最重要的,如果刚开始背了很重的房贷,可能在做选择时候会放弃很多选择,只能选钱多的,但往往很多机会刚开始钱不多,但对个人中长期发展有很大好处,如果受到家庭条件约束,可能只能选钱多的机会了。

整体而言,中国并不存在房贷压力大的问题,因为居民的存款总额远远超出房贷,但是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分化问题。2023年1月10日,央行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住户存款累计金额超过120万亿。中国房贷的总量,其实是远远低于居民存款总额,只是背房贷的人和拥有存款的人不是同一波人,高收入阶层和中低收入阶层面临的压力不一样。

有一部分人收入偏低,家庭资产也不多,买房后家庭还房贷压力很大,另外有一部分人,累积了大量财产,他们当然也有很多房,也背了房贷,但对他们来说还房贷没有问题。今年以来有大量还贷潮,实际是这部分收入比较高、财富比较多的居民,把原来的房贷还了。

呼吁优化个税起征点:工薪阶层还是纳税太多

三四线小县城按五千起征个税和上海、北京等大城市按五千起征的意义完全不一样。个税起征点要因地制宜,根据当地GDP和收入制定。

对于上海这样的城市,生活成本非常高,哪怕在上海一年赚二三十万,但考虑到上海高昂的生活成本、买房成本,其实根本不够用。但二三十万的收入,还要交不少个人所得税,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,国家在个税层面还是要有一些制度性的优化。

但这不解决根本问题,根本问题还是要让大家的收入变得更多。如果本来就赚那么点,再怎么减免税,作用也不会太大。其实大部分人收入在五千以下,不需要交税。关键是怎么把五千收入提高到五万?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解决的,而是整个国家要突破当前的瓶颈。

关键词:

    为您推荐

  • 商务部: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上涨4.3% 猪肉批发价涨9.7%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商务部:上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% 煤炭继续领涨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美术作品中的党史 | 第61集《1978年11月24日·小岗》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4868.8万剂次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草原都市呼和浩特战疫记:民众做好防控,生活未受冲击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恭城:做大做强地理标志产品,“农旅融合”助推乡村振兴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安徽:5年来追回外逃人员183人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第十三届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民族民间舞评奖活动开幕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甘肃兰州统一安排中小学线上教学 各学校“停课不停学”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内蒙古包头发生多车连撞事故 已致5死11伤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商务部:上周猪肉消费明显回升 零售价格止跌上扬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全方位提高供给质量 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坚持“六大保障” 构建超大城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17部门联合发文 推进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提质扩容增效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俄卡马河畔切尔尼市一住宅楼天然气爆炸 5人伤亡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与全国股转公司、北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网易云课堂引进亚马逊AWS近百门IT类课程 向社会免费开放

    资讯2021-10-27
  •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|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,我们准备好了!

    粮食2021-10-27
  • 第38届和第39届东盟峰会在文莱开幕

    粮食2021-10-27
  • 高德车道级导航正式发布 覆盖全国超120个城市高速和快速路

    粮食2021-10-27

果品

  • 金百泽(301041)12月29日主力资金净卖出788.78万元
  • 使用PyTorch 2.0 加速Hugging Face和TIMM库的模型_世界新要闻
  • 福州哪里有免费核酸检测 环球观热点
  • 综述:中国市场机遇是企业不能错过的巨大商机——欧洲企业欢迎中国省市商务代表团访欧_世界热推荐
  • 广东省中医院核酸检测预约指南

蔬菜

  • 说好“一梯一户”却成了“两梯两户”,买方能否解除合同?
  • 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助力中国东盟经贸发展迎新机遇
  • 9被告人犯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刑罚
  • 玉渊谭天丨中美再通话,“建设性”很重要
  • 环球时报社评:中美经贸需要建设性对话
  • 俄媒:莫斯科扩大新冠感染新疗法试点范围
  • 冰雪之约 中国之邀 | 追赶的勇气
  • 中国第20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完成“VA-2”道路排水系统修缮任务
  •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图片展
  • 美专家认为三大原因导致美国供应链危机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食品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